武林資料庫 > 武林知多啲 >

中國搏擊環境混亂現狀 快錢效應與一次性金腰帶

2013-07-03

 

 中國搏擊環境混亂現狀 快錢效應與一次性金腰帶

資料來源:中國互聯網 建霆

 

 

  散打的落後源於觀念和體制的落後,但它只是中國現代搏擊全面落後的一個縮影,而且散打更多的是官方層面上的運作,在舉國體制下,散打要想短期內實現市場化本身就不太現實。在民間領域,搏擊圈的更多從業者還是能清醒認識到與國際先進水準的差距,並願意去學習和嘗試的。

  西方的現代職業體育有兩大盈利點,一是博彩,二是電視轉播權,這兩大收入支撐起了職業體育的龐大帝國。然而,包括職業搏擊在內的中國職業體育現在最缺乏的恰恰是這兩個方面。因此,中國的職業搏擊賽事一直舉步維艱,這中間充斥著各種各樣的賽事,他們運營的方式不同,賺錢的方式也不同,所得到的結果也不一樣。

  在中國民間搏擊賽事中,最常見的一種做法是由一個賽事推廣人牽頭,找一位喜歡搏擊的老闆投資,通過出售冠名讓投資人回本甚至盈利,而推廣人也能從中獲利。一位長期混跡搏擊圈的推廣人透露,一場不在電視臺播出的賽事,假如不邀請大牌運動員的話,費用在30萬到80不等,在一些地級市、縣級市舉辦的這一類賽事,如果當地的贊助和冠名賣得還不錯的話會略有盈利,但是入不敷出的情況也並不少見。一些賽事成為老闆們玩兒票的工具,如果這位老闆實力雄厚,又有興趣的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但如今的經濟形勢下,很多老闆都將自己的錢包看得很緊,更多的老闆往往在第一次投資虧本之後就被嚇跑。這樣的做法既缺乏長期性,同時也無法保證投資者獲得回報。

  冠名和贊助對於一個賽事而言僅能夠保證賽事的正常運行,這還是在不涉及播出的前提下,如果涉及播出,費用有可能會成倍的增長,因為需要給電視臺支付播出費。國際職業體育賽事賴以盈利的電視轉播權轉讓費在中國形成了倒掛,不過這樣的支出也有可能讓賽事的冠名和廣告賣得更好。但從長遠來看,對於賽事的良性發展無疑是不利的。

  在目前的中國搏擊市場上,不少人在依靠上述這種賺快錢的方式運作比賽,隨之產生的“一次性金腰帶”和“一次性拳王”也越來越多,搏擊運動員無從獲得長期的舞臺來打造屬於自己的品牌,很多人生活艱難。

  賺快錢的方式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加快了搏擊市場建立的步伐,但同時也在很大成熟上傷害了這個尚不成熟的市場,同時,也根本無法建立一個屬於中國自己的品牌賽事。

  在中國搏擊市場發展的過程當中,除了賺快錢之外,有一些賽事能夠獲得相對穩定的投資,能夠形成自己的品牌。當年的散打王、功夫王、英雄榜等賽事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其中,散打王賽事開創了中國武術散打市場化的先河,而功夫王在一定程度上繼承了散打王的衣缽,可以說,這兩項賽事在中國職業搏擊市場的推廣上功不可沒。

  在這些賽事中,英雄榜算是一個異類,它是一項由外國人投資的賽事,而且它也將MMA綜合搏擊第一次帶給了中國觀眾。當年,巴西柔術教練安迪來到北京闖蕩,靠教巴西柔術糊口,後來,安迪的父母出資數十萬美元,幫助安迪創辦了“英雄榜”綜合格鬥大賽,但由於當年MMA規則的賽事在中國並不為人所知,安迪的賽事難以為繼。在困境中,安迪找來了自己的老朋友阿聯酋王儲穆罕默德•納哈揚,從他那裡獲得了80萬美元的資金,英雄榜得以為繼,但隨後的幾年,安迪的比賽始終找不到電視臺播出,中國的播出環境也讓他感到困惑,“這麼精彩的節目,電視臺還讓我們花錢播出,要是在美國,是電視臺花錢。”

  入鄉隨俗的安迪最終不得不掏錢讓賽事在一家地方衛視落了地,但費用的提升並沒有為他換來收益,從2010年開始,王儲停止了這項只出不入的投資,英雄榜就此夭折。

  上述這些賽事憑藉長期穩定的投資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形象,形成了相對穩定的賽事週期和規模。但同樣,受制於體制、財務等等原因,這些賽事最終沒能繼續走下去。目前,還有不少賽事在堅持走這樣的道路,他們希望能夠憑藉前期大量的投入創立自己的品牌,我們欣喜地看到,他們現在依然在努力和堅持。

  在所有現行的賽事中,有一類賽事創造了中國特色的搏擊舞臺,因為這類賽事從創辦之初就走了一條捷徑,代表作當然是《武林風》。從一開始,《武林風》就把自己定位成為了一檔節目,這樣的定位既避免了賽事審批的繁瑣,同時,《武林風》從一開始就得以依託河南電視臺這個平臺進行播出,這樣的安排無論從預算還是招商方面都佔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同時,也有利於打造一個長期穩定的團隊。也正因為如此,《武林風》以欄目的方式長效運行,其草根性也更加接地氣,培養出了一批具有票房號召力的體制外運動員,甚至有不少體制內運動員轉投門下。其採用的國際通行規則也為不同國家拳手之間的交流提供了前提條件。

  以類似方式運作的還有剛剛啟動不久的國家無關中心與陝西電視臺等有關方面合作的《中國真功夫》,與《武林風》不同的是,官辦性質的《中國真功夫》佔有體制內的散打運動員資源,採用的是改良的散打規則,雖然依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散打的加分制規則,但最起碼,中國的體制內散打運動員得到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展現舞臺,收入也有所增加。而且,客觀上講,體制內散打運動員比賽場次的增多,水準的增高,也讓市場更多地瞭解到散打的獨特魅力,為今後更深層次的市場化和職業化做好了鋪墊。形象地說,《中國真功夫》是一個手裡拿著優良食材的廚子,能否做出好菜來就要看廚子的手藝了。

  制約民間搏擊市場發展的因素當中還有很重要的一環,那就是運動員資源。在體制外賽事中,由於舉國體制的限制,賽事只能選用民間搏擊俱樂部的體制外選手,體制內選手被嚴格禁止參加此類賽事,因此,中國的搏擊市場也就被人為地劃出了界限。這樣的劃分給運動員的比賽造成了阻礙,也給民間賽事的運行製造了不小的麻煩,但客觀上講,這樣的劃分也給民間搏擊俱樂部的發展創造了環境。

鳴謝:搜狐體育
日期:201373

熱門新聞

贊助商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