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資料庫 > 武林知多啲 >
非物質文化向氏武術後繼有人
2013-07-24
非物質文化向氏武術後繼有人
資料來源:中國互聯網 建霆
學生練習板凳拳
學生練習四明棍
學生練習四明拳
7月17日,黔江區中塘鄉向氏武術第6期培訓開班,40多名孩子在雙石村的向家大院操起棍棒,練起了向氏武術。
“培訓班裡主要是放暑假的學生,少數為社會上的小青年,男女不限,只要是品德好的我們都教。不像從前,想學向氏武術的只能是本家的後生,家族裡的女孩還沒有資格學。”向氏武術傳承人之一向國勝說。
中塘鄉向氏武術被列為重慶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60歲的向國勝現為向氏武術的傳承人之一。2010年8月12日,主題為“巴渝風情”2010年上海世博會重慶周拉開帷幕,黔江中塘向氏武術亮相世博園。
據向氏家譜記載:黔江區中塘鄉向氏武術,為晉時武安軍節度衙前兵馬使向宗彥所創,經過1000多年的演繹,形成了集刀、槍、鐧、棍、錘、鞭、鏢、叉、拳等諸般武術套路為一體的向氏武術,並成為家族絕技世代相傳。明清之際,中塘向姓之先祖輾轉于遵義、重慶、施州(今恩施),在清康熙年間落戶黔江中塘。
向國勝介紹,千百年來,向氏家族奉承傳內不傳外、傳男不傳女的族規。至今,受到向氏武術嫡傳的族人不到10人。外姓人想學的又不能教,本家族的後生少有人學,這是向氏武術面臨失傳的原因之一。
1996年,向氏武術傳人向國勝在黔江區首屆鄉村文化節上,展示了向氏家傳武術絕技,贏得觀眾的喝彩。隨後,向氏武術多次在市、區表演,並被收入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使頻臨失傳的民間向氏武術枯木逢春。
近年來,向氏武術得到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視,斥資對向氏武術進行傳承和弘揚。“既然政府也高度重視,我們也不再保守,打破族規,只要願意來學的,不分姓氏、不分男女,毫不保留的把家傳絕技傳授給他們。”向國勝說。
在現場學習向氏武術的多為假期中的中、小學學生,很多為留守家庭子女,他們最小的6歲,最大18歲。
“中塘向氏武術班目前培訓6期,參加培訓的學員達300余人。學生只交生活費,場地租賃費用鄉政府負責,教練是盡義務。”迎新村委會主任向國勇說。
中塘鄉鄉長楊文章說,中塘借緊鄰小南海風景區的優勢,結合現代農業園區建設,以打造中塘“花果山”鄉村旅遊為結合點。鄉黨委政府把向氏武術作為一個旅遊文化品牌,充分挖掘其內涵,採取得力的措施進行保護和發揚,利用它的特色和亮點,作為旅遊文化進行打造,使其成為中塘鄉鄉村旅遊的一道特色大餐。
鳴謝:新華網
日期:20110年7月24日